樟子松-树种介绍

[资料来源:雅虎知识堂] [阅读次数:7207] [加入时间:2008年6月20日] [字号: ]

樟子松(Pinus sylvestnis var.mongolica Litv.)又名海拉尔松(日)、蒙古赤松(日)、西伯利亚赤松、黑河赤松,为松科大乔木,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。
⑴、形态特征
常绿乔木,树高15~20米,最高30米。最大胸径1米左右。树冠卵形至广卵形,老树皮较厚有纵裂,黑褐色,常鳞片状开裂:树干上部树皮很薄,褐黄色或淡黄色,薄片脱落。叶二针一束,稀有3针,粗硬,稍扁,扭曲,长5~8厘米,树脂道7~11条,维管间距较大。种子大小不等,扁卵形,黑褐色,灰黑色,黑色不等,先端尖。
⑵、生物学、生态学特性
樟子松耐寒性强,能忍受-40℃~-50℃低温,旱生,不苛求土壤水分。针叶稀少、短小、针叶表皮层角质化,有较厚的肉质部分,气孔着生在叶褶皱的凹陷处,干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,可减少地上部分水分的蒸腾。
樟子松是阳性树种,树冠稀疏,针叶多集中在树冠的表面,在林内缺少侧方光照时,树干天然整枝快,孤立木或侧方光照充足时,侧枝及针叶繁茂,幼树在林冠下生长不良。
樟子松适应性强。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上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沙土上均能生长良好。
樟子松抗逆性强。樟子松寿命长一般年龄达150~200年,有的多达250年。
⑶、经济利用
沙地造林成活后,随着林木的生长,不仅风蚀减少,枯枝落叶增多,并具防风阻沙改变环境的作用。与此同时,逐渐提供林木产品。生长在平缓固定沙地上的10~12年生樟子松林修理干枝间伐,每公顷可获得烧材18000~20000斤,椽材450~640根(径粗4~5厘米,长1~1.5米)。20~23年时每公顷保存2000~2300株的情况下,可间伐出产小杆材650~840根,间伐后立木平均胸径11.6厘米,树高8.2米,每公顷蓄积量76.6立方米。


上一篇: 2008钢材价格走势分析
下一篇: 木桁架系统在“平改坡”中的应用
[TOP]   [打印]   [返回]



固捷产品展架活动方案已进行调整,即日起只面向固捷长期客户,如果您满足条件并有需要此展示架请在这里 填写表单。已经获取展架的客户不可重复参加本活动!

固捷产品展架
获取样品和资料
首页 | 产品中心 | 应用实例 | 资料下载 | 技术资料 | 关于固捷 | 如何购买 | 联系我们 | 站点地图
本站为木屋金属配件制造商 固捷五金 唯一官方网站 https://www.mmc.com.cn 移动版网站
© 厦门固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6043848号
为获得最佳效果建议使用 IE8 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
请点击
固捷03
固捷01
固捷02
固捷03
固捷客服
扫一扫,微信联系